先找出路,再行分类
垃圾分类最怕的是
垃圾分类最怕的是“先分后混”。居民垃圾分类分得再仔细,但如果末端处置能力跟不上,分好的垃圾最后又被“一锅炖”,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就没了。在很多地方,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分类收集桶基本上成了摆设,垃圾桶按颜色分类了,但居民对待垃圾的意识却没有分类。也有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利用在头脑中还没有形成自觉的行动,嫌麻烦,感觉没必要。居民区垃圾分类设施形同虚设,基本上还是“混合倾倒、混合清运、混合堆放、混合处理”的状况。
即便如此,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影响垃圾分类政策推行的阻力依然存在:在居民个体层面,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强、但行为频率较低;在外部社会环境层面,前端分类垃圾桶普及率高,但垃圾混合投放现象严重;中端运输环节垃圾混合回收现象频繁;末端通过垃圾焚烧、集中填埋等手段混合处理垃圾的手段较为常见,分类处理垃圾政策形同虚设。
垃圾分类制度难以实施的根本原因
目前垃圾分类困境的直接原因是前端的垃圾分类、中端的垃圾运输和末端的垃圾处理环节相互脱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垃圾分类体系,形成恶性循环效应。但在这三个环节中,最棘手、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在于前端的垃圾分类,也就是要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对于垃圾运输环节和末端处理环节而言,强制性法规可以促使其在短时间内实现,属于可控因素,而源头端的垃圾分类却需要全员参与。如何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积极性是一个长时间的、难以量化的、操作性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共同研究。可以说,只要解决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参与积极性较低的问题,便能从源头端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效果,这样垃圾分类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先找出垃圾分类的路子?
首先,政府应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垃圾分类的因素。例如,可以设置分类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数量和颜色,并且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和教育。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来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从而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
其次,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可以帮助居民找到垃圾分类的路子。他们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第三,媒体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相关新闻和信息,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另外,网络媒体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更广泛的人群传达垃圾分类知识。
最后,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居民可以通过自学或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为什么要定时定点呢?
一个是管理,另一个是成本。垃圾分类投放初期必须有人监管,才会投放得当,要找到足够多的志愿者以及保洁员,但是这样会增加人力成本的支出,垃圾分类中的居民矛盾也会逐步凸显。
智能垃圾房是垃圾分类的好路子,也是高性价比的定时定点
在将桶点进行规划合并后,小区将在合并点建设标准化分类垃圾房,粤能环保智能垃圾房取代了原先的普通垃圾桶。该类垃圾房集多功能于一体,房内配备四分类垃圾桶。外观简约时尚、整洁干净,具备除臭除味、杀菌、除虫功能。实名溯源、实时称重、满溢报警、智能监控、高压冲洗等功能。垃圾房内部设置了洗桶间,方便垃圾清运时及时对垃圾桶进行冲洗。同时,垃圾房内还有换气通风,有效减少垃圾异味的产生。
垃圾房不仅解决了之前人力成本的支出留下的后遗症,反而垃圾分类分的更准确了。曾经分散式的臭气满天的垃圾桶到现在只有一个并点垃圾房统一管理,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实行撤桶并点,对实现垃圾分类、垃圾桶集中管理、提升小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减少收运成本,提高分类收运的效率.便于分类管理人员统一进行分类指导和二次分拣,提升垃圾分类效果.能有效减少小区的污染源,让小区更整洁,小区环境更美丽。
集中力量统一管理,通过监控实行24小时监督,AI代替督导员进行现场语音提醒,有效避免督导员不在场时的垃圾分类质量,节约人工成本。自动获取违规证据,帮助监督和执法部门做到远程监督,执法有据可依,形成长效化监管机制,通过宣传,提醒,监督,教育,处罚,奖励等多种方式,帮助居民正确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 废塑料回收市场前景如何 2021-11-20
- 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应用智能技术强化监督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