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应用智能技术强化监督
“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应该怎么处理?”“没吃完的汤面和一次性餐盒,属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当前,在各省市,扔垃圾从一件“随手的事儿”变成了“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事儿”。尽管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垃圾分类对资源回收利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专家观察,已有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实践还是表现出了一些结构性困境。
南京林业大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共同发布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以下简称生态文明绿皮书)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未来首要解决末端处置问题。
“归根结底,城市生活垃圾之所以难分,是因为分类的垃圾并未得到有效的末端处置。”课题组谈及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未来出路,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末端处置问题,只有解决末端处置问题后,再通过前端源头分类及创新管理手段、机制和理念,才能破解当前垃圾分类结构性困境。
专家建议,当前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应加大对末端处置技术的资金投入,在探索出完备的末端处置技术之前,应分阶段推进前端源头分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具有末端处置技术之前,主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适当进行垃圾分类试点,以求探索成熟的分类经验;第二阶段在具备末端处置技术但不具备城市分类垃圾总量处置能力之前,有步骤地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确保分类后的垃圾总量不能超出末端处置能力;第三阶段在具有末端处置技术和城市分类垃圾总量处置能力后,依托强制垃圾分类政策,配合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手段,稳步推进城市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同时,该绿皮书建议,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应用智能技术强化监督。政府应当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以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替代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劳动力,以降低垃圾分类的人力成本,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一方面,以推动居民深度参与垃圾分类为目的,应用智能化辅助软件和设备,减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等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以助力政府精细管理和实现社区精准治理为目的,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分类用户、分类设备、社区治理、政府管理之间的无缝连接,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技术黑箱”“技术主观性”等潜在风险,政府在应用垃圾分类智能技术强化监督时,还应加强风险防范,实现依靠智能化有序推进强制垃圾分类。
此外,该绿皮书还建议,有序引导物业参与垃圾分类,探索购买垃圾分类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提升居民垃圾分类责任意识。
来源:中国青年网
粤能智能垃圾分类亭
粤能Ai智能分类督导系统,是利用AI、物联网、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技术形成的“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具有视频采集、AI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
它通过AI人工智能的算法,对居民的行为进行7×24小时监管。以AI智能完全取代人工督导,从根本上替代了传统的垃圾分类督导,不仅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从根本上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效率。
最近浏览:
相关新闻
- 粤能环保:推动企业垃圾分类成功的引擎 2024-09-05
- 粤能垃圾分类箱,快速解决居民"手机危机" 2024-08-30
- 智能垃圾分类:打造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2024-10-29
- 智能垃圾分类箱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2024-10-12
- 垃圾分类:新时尚下的环保行动 2024-11-11
- 盐田区 2024 年 11.8 垃圾减量日“换享市集” 主题宣传活动 2024-11-06
- 科技助力垃圾分类:构建绿色未来的智能解决方案 2024-10-22
- 绿色行动:11类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 2024-09-06
- 智能垃圾分类:迈向可持续未来的创新之路 2024-10-14
- 高效实施台风后的垃圾分类策略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