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分类覆盖率达95%以上 天津施行生活垃圾治理规划
《天津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近日施行,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要求,我市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管理系统,建立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整体水平。
近年来,天津市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宣传动员,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全市13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达到17450吨/日,实现全部焚烧无害化处理,在国内率先完成“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建箱房”
为全面提升我市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完善分类投放收集系统建设,提高源头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合理布局规范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设施设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建箱房”,鼓励设置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收运模式,引导居民精准、便捷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同时,加强有害垃圾收集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并建立管理台账,记录有害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
建立密闭高效分类运输系统
在健全垃圾分类运输系统方面,《规划》明确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相衔接的运输体系,合理确定分类运输频次、时间和线路,配足、配齐标识规范、清晰的分类运输车辆,实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效分开,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运输,建立密闭、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系统,减少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同时,加强生活垃圾产生单位与清运单位之间的无缝衔接,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统筹规划布局垃圾转运站,提高分类转运效率,对有条件的转运站,引入数字智能化系统,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重要节点。
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建设
为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我市加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稳步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至2025年通过新建扩建实现垃圾焚烧处理厂总处理能力1855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厂总处理能力2330吨/日。同时,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建设,统筹不同类型生活垃圾处理,优化配置焚烧、生物处理、填埋等不同种类处理工艺,形成一体化项目群,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厨余垃圾与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探索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路径,推广“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
为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规划》明确,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推动每个街道(乡镇)至少设立1个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相衔接的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方便居民和单位交投出售,并建立数据统计体系,对再生资源的来源、去向、数量等基础信息实行台账管理。同时,加强回收主体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固定与流动,定时与预约”相结合的回收模式,鼓励回收企业“互联网+回收”,推动线上预约与线下回收相结合。鼓励回收企业建设分拣中心,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推动填埋场封场治理和生态修复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在完成我市“原生垃圾零填埋”的基础上,针对仍有剩余库容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作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应急保障设施;针对库容已满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组织有序开展封场治理和生态修复。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 东湖评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