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陷入死循环?一文带你复盘垃圾分类现状。
浅谈 对垃圾分类现状的感悟
自从2017年住建部将全国46个重点城市列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开始,全国很多地方把垃圾分类当成一种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投资金、做宣传、建屋子、上督导,帮分拣,简单粗暴见效快。
但政府的钱终究是有限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种现象,某个地方的垃圾分类运动突然间偃旗息鼓,督导撤了,混放乱堆,死灰复燃,一切回归原点,为什么?因为没钱了。
这时候,领导开始追问:怎么回事?
社会舆论开始逼问:这就完了?
政府部门很委屈,该花的钱花了,能做的事做了,他们不执行我也没有办法;居民很生气,垃圾分类给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我也尽力配合了,然并卵。
在大众日益重视环保的大前提下,垃圾分类为何仍陷入死循环,问题没解决还官怨民怒?究其原因,是某些观念没有转变,现在给民众的印象是政府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而不是让民众觉得自己要进行垃圾分类。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怎么才能让民众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呢?书上说,人有两个层次的需求,一是物质追求;二是精神追求。如果让别人做一件物质和精神追求都不能满足的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能长期坚持下去才怪,我们可以想想,很多地方垃圾分类是不是这样做的。
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尽量减少垃圾分类造成的麻烦,并让民众从中得到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满足。
政府提供适当补贴,引入民营资本,在小区、机关或公共场所,摆放标志清晰的智能分类回收箱,比如玻璃回收箱、金属回收箱、塑料回收箱、纸类回收箱、织物回收箱、其他垃圾回收箱、厨余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等,如何投让居民一目了然,而且让居民在完成分类投放的同时自动给予相应的积分(物质)奖励。
虽然这奖励从物质上来说可能吸引力有限,但给人精神上的成就感是很多东西无法替代的。最开始可能是这种新鲜感和成就感驱使他做垃圾分类,慢慢地民众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政府部门能从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中获得相应的数据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民营资本在运作中也能获得适当的收益,政府、企业、居民在垃圾分类这件事情上形成闭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智能垃圾分类前途无量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虽然投入智能回收设备做垃圾分类已经被很多地方证明是非常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但社会上也存在一些误解阻碍了它的发展速度,其中说的最多的是智能设备太贵了,买不起,我们用督导加塑料桶就好了。
其实说的人可能没有仔细算过,人的费用比机器贵多了。我曾经去过福州的一个小区,差不多4千户居民,花了60万建了11个垃圾屋,每个垃圾屋配备1名督导做二次分拣(每天工作6个小时,早晚各3小时),每个督导每个月工资3000元(可回收物分拣出来也归她),这样算下来,这个小区每年的督导费用是39.6万,加上建垃圾屋的投入60万,这个小区第一年的总投入是99.6万,之后每年督导工资是39.6万元。
反观如果投入的是智能回收设备,预算48万投放6套包括玻璃回收箱、金属回收箱、塑料回收箱、纸类回收箱、织物回收箱、其他垃圾回收箱、厨余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在内的智能回收设备组合,经过6个月宣传和指导,居民养成正确的分类投放习惯,撤掉督导,第一年设备加人工总投入是58.8万,第二年就只要水电费了。这两种模式哪种更便宜?明显是智能回收设备模式。对了,智能回收箱收回来的4千户居民每年产生的100吨左右的可回收垃圾到哪里去了?按照1500元每吨计算的话,总价值是15万呢。
新世纪的到来,物联网技术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垃圾分类设备智能化,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节省人力、宣传和监督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办事效率,为深化垃圾分类,建设美好的宜居环境贡献更大的力量。